电感器件在电子设备制造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其具有处理信号和稳定电流等功能,近几年我国移动通信和消费电子等行业持续增长,有利于推动电感器件行业发展。移动通讯是电感最大下游市场,医疗航空、汽车、工业用电感价值量高。从电感用量分布来看,手机等移动通讯领域对于电感的需求量占比高达55%,占比第二的为电脑,占比25%,汽车占比4%,家庭影院占比7%,工业及基础设施占比8%,医疗航天占比1%。
伴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电感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国电感器件行业内在运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电感器件行业企业数量约为2万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的企业占比约为25%。
(资料图)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电感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电感器(Inductor)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
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电感是导线内通过交流电流时,在导线的内部周围产生交变磁通,导线的磁通量与生产此磁通的电流之比。当电感中通过直流电流时,其周围只呈现固定的磁力线,不随时间而变化;可是当在线圈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将呈现出随时间而变化的磁力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生电来分析,变化的磁力线在线圈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势,此感应电势相当于一个“新电源”。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链经历了从生产低附加值零件、为国外终端品牌代工到切入高附加值生产环节、国内终端品牌跻身世界前列的崛起型转变,目前中国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比重七八成,中国企业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中后段、组装等领域占据主导,因此在“汽车就像一部大手机”的产业共识以及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纷纷布局智能汽车领域的背景下,未来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前景值得期待。在政策层面来看,《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未来将引导电子元器件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同时在“十四五”时期,将会推动片式电感器与半导体工艺深度融合,继续向微型化、片式化发展,顺应智能终端、5G产业的发展。
2023年中国电感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同时“十四五”规划提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云计算等领域大力支持,带动了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和关键软件等行业水平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感器件产业链上下游的国产化和转移程度,各大企业陆续通过产业布局提高市场产能和技术研发,以此加快我国电感器件行业的发展进程,促进行业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电感器市场规模年均增幅约7.5%,我国为电感器件消费大国,随着中国通讯技术的快速更迭以及物联网、智慧城市等相关产业大规模建设,中国电感器市场规模将快递发展,增速约高于全球增速,若以10%的增速测算,2021年,我国电感器件市场规模约达129亿元,2026年约突破200亿元。
伴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是当前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消费电子要求电感器件等电子元器件微小化及高频化,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小巧、便携的需求。而汽车电子则要求电感器件等电子元器件达到优秀的可靠性,满足汽车使用年限较长的要求。总体来说,未来电感器件会持续往小型化与高频化、高感量与低损耗大功率化、集成化发展。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电感器市场规模年均增幅约7.5%,我国为电感器件消费大国,随着中国通讯技术的快速更迭以及物联网、智慧城市等相关产业大规模建设,中国片式电感器市场规模将快递发展,增速约高于全球增速,若以10%的增速测算,片式电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突破180亿元。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电感器行业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感器行业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更多电感器市场调研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电感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关键词: